您的位置 : 首 页 > 创新竞赛 > 正文 |
关于举办新余学院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省大赛选拔赛的通知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加快培养我校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创新创业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形成各学段有机链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发展和培养创新创业后备人才,根据《关于举办“建行杯”第六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的预通知》文件精神,新余学院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省大赛选拔赛定于2020年4月至6月举办。 一、大赛目的和任务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二、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大赛组委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分管共青团和学生工作校领导、分管科研工作及分管校友工作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就业与事务处、校地合作中心、国际交流处等相关部门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大赛组织领导工作。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工作协调会。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协调会由创新创业学院竞赛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互联网+大赛工作联络员组成。 各二级学院各学院成立院级组织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科研副院长以及团委负责人、院学生会主席为成员,负责本院参赛的组织实施。 三、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已获投资(或收入)1000 万元以上的参赛项目,需在全国总决赛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 3、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学院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均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4、参赛项目根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第六届大赛。相关赛道的报名具体要求,以教育部正式通知为准。 四、参赛赛道、组别和对象 本科高校可参加的赛道为高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国际赛道,具体参赛要求见附件1,并以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为准。 五、参赛环节 1、参赛报名 凡是有创意或创新或已运行的产品、设计、项目、企业等,均可在7月20日之前登录大赛官网(http://jy.jxedu.gov.cn)进行报名参赛,各版块报名时间截点详见附件1。 即日起至5月30日之前,各参赛团队均可以登录新余学院创新创业管理平台(http://xyc.dcplan.cn/),点击右上方学生登录界面进行校级选拔赛的报名,报名后请申请加入qq群627523450进行参赛交流。2、院级比赛 各二级学院在5月30日之前自行组织学院互联网+初选赛,积极营造“互联网+”大赛良好氛围。 3、校级初赛 学校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作品按组别进行网络评审,并在各单位推荐项目的基础上遴选优秀作品进入校级复赛。 4、校级复赛 进入复赛的参赛队伍根据校级复赛的比赛环节做相应展示准备,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评选出进入校赛决赛的项目和校赛铜奖项目。 5、校级决赛 进入决赛的项目需进行现场路演答辩,组织校外专家进行评审,决出本次校赛金银奖。学校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分配给我校的名额,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六、大赛奖励 1、参赛学生 在校生凡在官网(以2020年上半年大赛官方“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及移动端报名统计为准)报名成功的参赛团队前五名成员,在省赛前(6月底)可凭官网报名成功截图(上传赣青团学第二课堂),享受第二课堂创新学分认定。同时参加多个团队的,所得创业创新学分取最高值,但不累计。 大赛设金、银、铜奖,获奖团队成员可按照《新余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获得相应创新创业学分,并按照学校有关“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奖励办法进行奖励,并为获奖项目团队颁发获奖证书。 2、指导教师 学校提倡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学院要鼓励教师积极遴选科研项目参与比赛。教师指导的项目获奖,可按照学校有关“互联网+”创新创业奖励办法进行奖励并计算工作量,同时为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3、二级学院 根据各学院院级初赛工作组织情况,结合报名项目数量和比赛成绩,评选若干“优秀组织奖”,并给予奖励。 七、赛事要求 1、组织实施。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赛将在今年7-8月举行,全国总决赛将在今年9-10月举行。请各单位指定专人加入并密切关注新余学院“互联网+”大赛QQ工作群:909866559(工作负责老师和项目指导教师加群即可),大赛重要资料、通知文件及培训资料会在群中发布。 2、项目推荐 各二级学院及部门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各类创业大赛项目组队参加;要深挖校友资源,寻找、动员、帮助符合参赛条件的校友(2015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和校企合作项目参赛;注重对师生共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培育与支持;要大力组织参赛的创新创业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用师生创新创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精准脱贫扶贫。各二级学院应推荐上述优质项目参赛,不断更新丰富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库资源。 3、项目培育打磨 各参赛项目应尽快组建好项目团队积极备赛,大赛组委会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参赛项目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优秀参赛项目团队进行训练营培训,各参赛团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开展项目调研、市场试错、技术完善、撰写创业计划书、制作路演PPT等工作。 八、联系人 未交事宜请联系创新创业学院创新竞赛部胡智斌老师,联系电话18907909875。
新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2020年4月15日
发表时间: 2020-06-15| 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