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 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
党史学习教育| |湘江之战5月18日,创新创业学院全体教师在党员活动室展开了党史学习。本次学习由胡智斌老师带领大家重温了湘江之战。 “湘江之战”让众多幸存者晚年每每想起就泪流满面。这场战争有多惨烈,“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就是这场战争的真实写照 1934年的11月,撤离苏区的红军到了湘桂边界,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欲将红军包围在湘江东岸地域全歼,在生死存亡之际,红军在潇水与湘江之间方圆二百里的范围,浴血奋战七天七夜,最终以伤亡过半的代价突破了湘江的封锁线,粉碎了敌人全歼我军的企图,让革命的星火得以重燃。 这场战争让红军从开始的8.6万人减到了3万余人,负责善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红三军团六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灭,其余各部在此战之后兵力不足半数,在惨烈的湘江战役的三大狙击战中,又以觉山铺阻击战最为惨烈,这场狙击战是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红军伤亡最大的一场战斗。 这场狙击战的指挥员是林彪,他带着两万人对战国民党第1路追剿司令刘建绪指挥的湘军4个师及后续部队,总兵力达六七万人,觉山铺打狙击战的目的就是保证中央军委安全度过湘江,于是林彪带领着红一团在觉山铺阻击敌人,这场战争打了三天,红一团伤亡惨重,四团政委杨成武、五团团长钟学高、军团政委聂荣臻均负伤,五团政委易荡平等千余名战士牺牲,两个师加起来损失了近四千人。 重温完湘江战役的故事,大家都感触很深。当时的苦条件,当时紧缺的资源,整个年轻的红军队伍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动着大家。湘江之战后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更加坚定的政党湘江战役精神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与义务把湘江战役精神发扬光大,使红色基因永不磨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和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发表时间: 2021-05-19| 次数:
|